2035,荊風楚韻更具魅力
《湖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提請審議
2035,荊風楚韻更具魅力
6月23日,俯瞰長江和漢江交匯處的南岸嘴和琴臺風景區,岸線整潔、綠意蔥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2035年的湖北,是什么樣子?
全國重要增長極、中部綠色崛起先行區、內陸開放新高地、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7月底,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的《湖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以下簡稱“規劃草案”)提出這樣的定位目標。
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是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堅定不移推進“多規合一”的重要舉措。
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規劃草案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美麗湖北的新畫卷。
以“一主兩副”為中心,構建國土開發保護新格局
按照“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優化城鎮、農業、生態空間格局。
規劃草案提出,打造以武漢、襄陽、宜昌為中心的網絡化城鎮空間。其中,將武漢城市圈定位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9個城市以城鎮化發展為主,擬安排全省56%的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宜荊荊恩”“襄十隨神”城市群定位為支撐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南北列陣,擬分別安排全省25%、19%的新增建設用地規模。
筑牢以“三區多基地”為主體的穩產高效農業空間。耕地集中連片農業空間定位為大宗優勢農業產品主產區,建設糧油基地及水產畜禽基地;山地特色農業空間定位為特色及生態農產品主產區,建設特色農業基地;都市近郊農業空間定位為果蔬、漁業、畜禽產品重要供給區,建設有機農業基地。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錨固以“三江四屏”為主體的安全永續生態空間。長江、漢江、清江及串聯的重要湖庫定位為長江中游生態保護屏障,重點提升水生態環境、洪水調蓄、生物多樣性維護及岸線功能,確?!耙唤逅畺|流、一庫凈水北送”。秦巴山、武陵山、大別山、幕阜山定位為中部地區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著力提升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態服務與生物多樣性維護功能。
編制好國土空間規劃既是重大經濟活動,也是重大民生工程。
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規劃的核心追求和最大使命。
規劃草案提出,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提升國土空間利用效率和品質。
優先保障城市住宅、公共基礎設施用地需求,統籌布局城鄉教育、醫療、養老、文體等公共服務設施,大力補齊市政基礎設施短板,構建1小時都市生活圈、半小時城鎮生活圈、15分鐘社區生活圈,因地制宜布局鄉村生活圈,優化美化城鄉居住環境。
協調城鎮與山水林田湖的整體空間關系,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加強城市設計,合理布局水系和通風廊道,打造高品位開敞空間。以縣域為單元統籌村莊分類和布局,以村莊規劃引領鄉村空間特色化發展。
實施“畝產論英雄”,優化城鎮布局形態和功能結構,推進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全面提升國土空間利用效率。合理布局各類碳源、碳匯空間,提升工礦用地、能源基礎設施等高強度碳源空間效率。
突顯湖北特色,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交融互促
五分林地三分田,一分城鄉一分水。湖北枕江帶漢,襟湖懷山,居華中腹地,九省通衢,生態功能地位重要。
基于湖北山地、丘陵、平原、江河湖泊等多樣化自然地理格局和山川秀美、森林覆蓋率高的生態優勢,突顯大江大湖大庫、三峽河谷、靈山秀水、神農架華中屋脊等自然景觀,結合悠久的荊楚文化,規劃草案提出打造荊風楚韻魅力空間。
構建山水一體的自然魅力空間,重點打造長江三峽——武當山、大別山、幕阜山——九嶺山國家魅力景觀區,以及濱江、湖澤濕地、庫區秘境、河谷地質等其他魅力景觀區,形成全省自然景觀魅力空間體系。
以歷史文化名城名鎮為主體,統籌劃定和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線,充分挖掘、闡釋、拓展荊楚歷史文化內涵,增強歷史文化空間生命力。
以長江、漢江、清江“三江六岸”為紐帶,打造“錯落有致、疏密有度、高低起伏”的江城融合連綿景觀風貌,優化文旅融合空間布局,深化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交融互促。
立足武漢、襄陽、宜昌等中心城市,加強個性特色空間布局,促進傳統與現代相輝映,塑造一批和而不同的現代魅力城市。
規劃草案還對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構建水、生態、土地、應急、能源等安全保障體系,筑牢國土空間安全底板以及科學合理測算規劃主要指標、創新國土空間規劃實施保障機制等作出設計。
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審議時認為,規劃草案尊重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堅持保護優先,注重功能完善,體現空間聯動,強化品質提升,突出空間治理,加強底線約束,較好體現了我省“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的目標定位,呼應了高質量發展主題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有的常委會委員提出,省級國土空間規劃是對國家國土空間規劃的落實,同時指導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應進一步加強與正在編制中的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和長江流域國土空間規劃等的銜接,確保國家戰略在我省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有的委員建議,應該創新思維,繼續突出湖北特色,堅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管控,根據省內各地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等,對人口、經濟、空間和城鎮化布局進行統籌謀劃和分類導控,細化主體功能區劃分,制定分類推進的目標對策。
有的委員認為,應當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和實施監管機制,加強對國土空間規劃中各類管控邊界、約束性指標等管控要求落實情況督查檢查,結合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規劃定期評估結果,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動態調整完善。
有的委員提出,湖北是生態大省,綠色是湖北發展的底色,應當進一步體現國土空間規劃的側重點,做好“空間性”文章,在發展和保護中尋求平衡點,讓綠水青山更美、金山銀山更大。
據悉,規劃草案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后,將報國務院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