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5項!2021年湖北省自然資源工作要點發布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和自然資源部部署安排,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嚴守底線紅線之“穩”為前提基礎,以服務高質量發展之“進”為方向目標,以思想破冰、擔當善為開拓自然資源新局面,助力全省經濟發展加快補回來、追回來,助推“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一、全力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一)規劃引領推動區域發展布局破題開篇。研究制定自然資源服務“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政策措施,增強國土空間規劃引領、服務和基礎性功能。深入開展武漢城市圈同城化、宜荊荊恩和襄十隨神一體化區域空間格局研究,支持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等優勢地區拓展發展空間,引領和輻射帶動全域高質量協同發展。
(二)加快提升自然資源要素保障能力。圍繞保持經濟合理增長和熨平經濟周期,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要素引著項目落”。統籌新增計劃、增減掛鉤、增存掛鉤指標使用,資源要素配置向實體經濟傾斜,新增用地計劃優先向開發區、自貿區配置,優先保障穩鏈、補鏈、強鏈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用地。開展“全鏈條跟進、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服務”用地保障。重大項目確實難以落實耕地占補的,實行省級統籌。推動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出臺土地征收成片開發實施細則,對重大基礎設施、新基建用地“快保、盡?!?。加強土地市場供后監管,落實好住宅用地供應分類調控。礦產資源優先向采、選、加合一的礦業企業集聚。
(三)對標一流提升服務營商“軟環境”。擦亮自然資源“店小二”金字招牌,堅持市場感受、系統重塑、對標一流,持續推進“1+3+N”實施體系,深入推進三項“集成改造”,更大力度減環節、優流程、提效能。推進“多規合一”,實現“一張圖”統籌項目建設條件。大力推進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云上供地”。推廣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推行“不見面辦理”,實現一般登記、抵押登記3個、2個工作日內辦結。全面提高自然資源服務事項“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一事聯辦、跨省通辦”覆蓋率、穩定度、滿意度、便利度。推進自然資源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制定信用評價與修復制度。
(四)以畝產論英雄推動土地集約利用。嚴格用地標準,構建市縣行政區、各類開發區和工業企業“畝產論英雄”指標體系,建立健全綜合評價機制、“集聚發展、應保盡?!币龑ПU蠙C制、“密度提升、挖潛增效”開發利用機制、“源頭管控、能批能收”全流程監管機制,強化考核激勵,推動土地資源利用理念和方式轉變,形成政府、企業共同營造的土地資源更集約、更高效、更可持續利用氛圍。深化“增存掛鉤”制度,開展土地出讓和存量建設用地消化處置專項治理行動,實行差異化考核管理,確保完成國家要求。
(五)支持有條件農村地區加快實現鄉村振興。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做好5年過渡期,在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基礎上,不斷優化、創新自然資源支持鄉村振興政策。發揮土地要素對鄉村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更好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實現應編盡編。統籌生態保護修復、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等建設工程項目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美麗鄉村建設。
(六)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持“晴天帶傘”“撐傘避雨”“打傘干活”“修傘補強”,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精準防控,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與局部應急處置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切實做到防控不松懈,防止疫情反彈。
二、守牢守好耕地保護主責主業
(七)堅守耕地保護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進一步明確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管制目標和管理強度。扎實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建立全省耕地保護綜合監管動態監測平臺,實現每半年進行一次動態監測,進一步壓實地方政府履行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優化耕地保護考核辦法。核實整改補劃永久基本農田,明確全省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落實到地塊圖斑。規范設施農業用地管理和備案監管。
(八)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全面排查耕地占補平衡制度落實情況,糾正占補不實、劃定不實等歷史遺留問題。改進增減掛鉤項目和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優化補充耕地指標省級統籌。加強補充耕地后期管護,做實省級指標庫儲備。開展長江經濟帶耕地占補核查專項行動,嚴防占補平衡破壞生態問題。
三、加快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
(九)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立完善規劃編制審批、監督實施、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體系。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完善細化主體功能區戰略,將《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各項目標、空間布局和重大任務逐級落實。全面完成省、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報批,推進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設。推進省、市、縣規劃年度項目庫建設。加強規劃資質行業管理。落實相關領域專項規劃部門共同編制要求,組織編制科創大走廊等跨市域或城市圈、城市群的專項國土空間規劃。
(十)實施全域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加強制度建設,做好建設用地審批相關規范性文件修訂和政策解讀,研究制定用地準入、生態準入條件和技術標準,建立建設用地審批“雙隨機、一公開”監督制度。持續推進建設用地集中審批,深入推進建設用地報件“智能化”審查,嚴格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強化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做好土地利用計劃臺帳管理和備案工作。做好建設項目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開展住房用地供應突出問題、租賃住房用地問題專項研究,出臺配套措施,保障國家政策落實落地。
四、強化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不動產登記
(十一)開展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做好“三調”后續工作,開展省級三調數據庫管理系統和共享服務平臺建設,統籌做好全省耕地資源質量分類工作。推進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建設。開展年度國土變更調查工作。做好全省地理國情監測工作,開展丹江口核心水源區(湖北段)生態文明評價(2021年)工作。組織開展鄂州濕地、水資源專項調查監測工作試點。
(十二)推進自然資源確權登記。開展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信息化建設,穩步啟動一批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試點項目,組織2020年度試點項目數據成果入庫。持續推進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確權登記,繼續做好林權登記與林業管理工作銜接。積極對接省農業農村廳,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含土地經營權)登記成果資料接收工作,加快推進不動產登記若干歷史遺留問題化解,解決群眾登記難題。
(十三)落實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管理。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試點和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統計試點。進一步規范土地儲備,保障“凈地”供應,推進土地儲備創新轉型。服務企業改制和上市,盤活存量土地資產。編制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報告。做好自然資源資產平衡表編制試點工作,配合做好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加強統一的城鄉地價體系建設,健全公示地價體系動態更新機制,按時完成土地定級與地價更新。推進恩施州林地分等定級試點,力爭取得湖北經驗。
五、深入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
(十四)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擺在壓倒性位置。嚴格落實《長江保護法》。持續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深入開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雙十”工程、“6+4”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攻堅提升行動。加快推進長江三峽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工程試點,全面完成長江干支流兩岸10公里范圍內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抓好沮漳河河長制工作。
(十五)嚴格生態保護紅線管控。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評估優化工作,并將優化成果不折不扣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嚴格落實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研究制定我省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辦法,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按照國家部署組織開展勘界定標工作。
(十六)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修復。編制《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加大生態修復政策標準體系研究。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的綜合性政策研究,建立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協調聯動機制。深入推動武漢市、襄陽市城市化地區生態提升專項試點、荊州市農產品主產區全域綜合整治專項試點、十堰市生態功能區保護與生態修復專項試點、鄂州市生態緩沖區綠色生態廊道建設專項試點。
(十七)拓寬“兩山”理念轉化通道。加緊研究、探索自然資源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辦法,探索建立重點生態功能區合理開發機制。在環梁子湖區域、丹江口庫區和湖北長江經濟帶干流等區域,探索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開展省內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
(十八)全面推進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結合國土空間規劃、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修復,三位一體式推進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打造“政銀企”合作平臺。積極推進縣域、開發區國土綜合整治試點。研究制定項目實施指南,資金獎補、績效評價、永久基本農田調整等配套制度。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進46個試點項目建設,打造一批典型示范。
六、統籌推進自然資源領域改革
(十九)推進重點業務領域改革創新。在國土空間規劃、節約集約用地、耕地保護、生態修復、礦產資源、不動產登記、科技管理、基礎測繪等方面實現改革突破。狠抓重點項目國土空間規劃前端管理機制落地,全面推行 “畝產論英雄”改革,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市場化機制取得多維度、寬領域、全方位、可持續發展。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國家部署,在有條件的地區先行穩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工作。
(二十)以改革提高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不動產登記“網上辦”改革,發揮便民利企作用。推進建立新型基礎測繪聯動更新機制,促進全省基礎測繪聯動發展。推進礦產資源儲量分類改革,開展礦產資源儲量新老分類數據轉換。深化礦產資源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及“凈礦”出讓。
(二十一)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聚焦重大戰略性項目、重大基礎性工程,加大基礎設施軍民統建、信息成果軍民共享力度,加快推動軍地土地置換整合,做好部隊停償處置相關工作。
七、提高地質礦產服務保障能力
(二十二)增強礦產資源管理服務效能。編制完成省級“十四五”礦產資源規劃。全面開展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加強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監管,加強綠色礦山建設,提升全省地質資料與化石管理服務水平。
(二十三)提高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水平。繼續推進政策性關閉煤礦采礦權退出、價款退還及有關工作。以緊缺戰略性礦產為重點,開展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推進礦產資源綠色勘查。繼續推進鄂西頁巖氣勘查開發綜合示范區建設。持續開展建筑石料市場供應保障能力三年行動,探索建立保障建筑石料礦供應長效機制。
(二十四)增強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壓實各級政府地質災害防治主體責任。持續推進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抓好日常巡查值守,實現隱患排查全覆蓋。進一步深化“四位一體”網格化群專結合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推進全省建房切坡、修路切坡引發地質災害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繼續推進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八、提高測繪地理信息管理和服務水平
(二十五)加快推進基礎測繪轉型升級。全面完成省市縣三級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建立“統一規劃、分級實施、協同創新”的新型基礎測繪聯動更新機制。深入開展武漢市、咸寧市測繪試點建設。推進智慧湖北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優化測繪行業管理,開展修訂《湖北省測繪管理條例》調研等前期工作。加快提升市縣級基礎測繪保障支撐能力。開展2021年測繪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
(二十六)增強地理信息公共服務能力。加強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地圖市場監管和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工作。持續開展互聯網地圖監管,嚴肅查處“問題地圖”。做好輔助決策用圖和公共地圖服務保障工作。做好地理信息應急保障,推動以現代化技術為有力支撐的應急測繪保障體系建設。推動“全域北斗高精度導航、無人機航片與5G深度融合應用試驗區”試點項目落地。研究制定省測量標志管護工作方案。
九、強化法治建設
(二十七)深化法治建設。積極推動《湖北省土地管理實施辦法》修訂。穩步推進《湖北省測繪管理條例》《湖北省不動產登記條例》《湖北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湖北省國土空間規劃條例》等立法工作。做好“七五”普法總結和 “八五”普法及法治宣傳教育規劃編制。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加強依法行政,做好行政復議和應訴、普法宣傳等工作,加強自然資源法律服務。
(二十八)嚴格督察執法。以“嚴起來”的標準,提升全省自然資源督察執法隊伍建設和執法效能,嚴肅查處自然資源違法行為。加強自然資源違法“黑名單”信用監管建設。完成違建別墅問題清查整治,持續推進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專項整治。開展衛片執法省級全面實地抽查核查。推進歷年督察“掛賬”問題和2020年土地例行督察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以整改促進建立完善前端管理制度。加快自然資源督察制度體系建設,研究制定《湖北省自然資源行政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貫通協調工作機制清單》。
十、深化自然資源基礎建設
(二十九)加快推進自然資源領域科技創新。深化融合自然資源科技資源要素,構建支撐服務自然資源主責主業新格局。加快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設,研究制定科技創新人才激勵措施。完善自然資源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持續推進自然資源科技創新平臺部省融合。加快省級衛星應用體系建設,推動全省衛星應用技術一體化進程,研究制定省級衛星應用體系建設實施意見。積極探索構建自然資源標準體系,推進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有序開展自然資源領域境外非政府組織活動。推進優化自然資源科技管理及人才激勵機制改革,為自然資源管理事業發展提供扎實的人才保障。
(三十)統籌推進自然資源信息化建設。堅持以數字自然資源建設為統攬,貫徹落實《省自然資源信息化建設總體實施方案》,加快形成全省系統信息化“數據為主、系統為輔、統分結合、一體推進”工作體系。高標準做好“互聯網+監管”試點工作。以用地全流程管理為抓手,實現全省系統核心業務“數據管理、業務支撐、共享服務”一個平臺集中,省市縣三級一個平臺審批、政務服務系統與省統一受理平臺一個平臺對接。認真做好政務公開和網絡安全工作。
(三十一)開展自然資源基礎服務工作。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統領,落實平安建設領導責任制,加強綜治維穩工作。強化意識形態管理和輿論引導工作。開展行政效能管理和目標責任制管理。做好互聯網及機要保密工作。加強檔案管理工作,啟動數字檔案建設。嚴格財務管理。做好政務信息及宣傳工作。
十一、全面從嚴治黨
(三十二)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嚴格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引導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心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完善“思想引領、學習在先”工作機制,結合慶祝建黨100周年,廣泛開展學習黨史和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等系列活動。健全省、市、縣三級黨組共抓政治建設責任體系。全面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日常工作有機融合。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正確貫徹民主集中制,嚴格落實“三重一大”黨組集體決策機制、黨組工作規則、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和支部工作條例。
(三十三)培育優良作風。針對突出問題、關鍵環節、重點領域,繼續聚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于政策執行一刀切、層層加碼、驗收達標中弄虛作假等作風建設老問題和新表現進行專項糾治,探索建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定期分析制度,深化糾治“四風”問題成效。加大正向激勵力度,推動為基層減負取得新成效。鞏固領導干部、重要崗位人員及其配偶、子女及配偶利用名貴特產、特殊資源謀取私利等專項整治成果。
(三十四)持續正風肅紀。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理念、思路和方法推動反腐敗斗爭。完善權力運行和風險防控體系,構建“權力清單化、清單流程化”風險防控機制。貫通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修訂第一種形態實施辦法,持續抓早抓小抓苗頭。狠抓巡視反饋問題整改,以巡察監督為重點完善監督體系,建立巡察人才庫,制定巡察方案,對基層黨組織進行全面細致的巡察監督。強化對市州局班子“關鍵少數”的監督管理。開展廉政機關創建活動,深入推進“十進十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宣教月活動,把教育融入日常工作。自覺、主動、全面接受省紀委監委和駐廳紀檢監察組監督。
(三十五)打造自然資源管理鐵軍。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決落實黨管干部原則,堅持好干部標準,強化政治考察,把政治素質作為選人用人的首要標準。加強干部教育培養,突出在重要崗位上培養鍛造優秀年輕干部。堅持關心關愛干部,激勵干部主動作為、擔當善為,立足崗位干實事。嚴格落實年度考核和平時考核制度,注重考核結果運用,進一步抓好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各項政策法規的執行。加強干部監督管理,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加強地方自然資源部門領導班子建設,激發系統干部隊伍活力,強化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扎實推進事業單位改革。認真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
內容來源:湖北自然資源微信公眾號